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书写富绿美的高分答卷

2023-12-15 15:2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王钧钧 钱慧慧

王钧钧   钱慧慧


石化、钢铁、能源等高碳行业集聚,区内炼油规模达800万吨/年,火力发电机组超5000兆瓦,能源消费总量超1000万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超4000万吨……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不断织密“天地人”一体化环境监控网,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连续六年获得“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两年捧获浙江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交出了“富”与“绿”完美并行的高分答卷。



北仑生态环境监测AI智能实验室


环境监测“全天候”


智能移动机器人首先通过多模式扫码技术,对样品台上的样品迅速扫描识别,随后精准抓取、放上传送带。依托多方位多重感知技术、液体流路自动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水样品从分液、前处理、检测分析到包含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等九个指标的数据报告实现全流程批量自动化。

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今年建成并投用的全省首个区县级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内,监测设备如同工厂内的自动化生产线一样,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套AI智慧检测系统相关建设标准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创新采用移动机器人与智能样品台‘乐高组合’,将样品位扩充到200个,后续可根据需要增加清洗、预处理等功能或拓展其他检测项目,满足不断变化的监测需求。”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祝旭初介绍,该实验室将自动化分析仪器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据库管理等新技术融合创新,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同时减少了人工检测引起的偏差。

以每日100个样品9项参数检测计算,如果依靠人工的话,预计需要投入7—8人;利用AI智能实验室,仅需2人即可完成。不仅如此,近年来,北仑区积极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效能,基本建成了区县级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监管网络。

截至目前,北仑已布设环境质量监测点位744个,拥有全宁波市门类最齐全的环境质量自动站80套;强化执法监管科技化水平,建成36套高空瞭望系统,接入企业在线感知设备368套,接入各类视频监控1233套,用电监测点位超2000个,执法科技监管范围覆盖污染源废水、废气、放射源、危险废物等生态环境全过程、全要素,进一步织密“天地人一体”环境监控网。


监管服务“全覆盖”


在宁波(北仑)生态文明教育馆的数字化监测监控中心内,工作人员在数字大屏上依次演示着协同管理平台的各个功能板块,环保码、智能治水、总量云、绿岛在线等8个标志性应用场景,逐一呈现在大家面前。

“为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跑起来,我们在全省率先设计开发了协同管理平台,通过打通上下级和部门之间各项数据,将海量的监测数据关联运用、综合分析,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现状可查看、可追溯,为科学管控和决策提供支撑。”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党组成员张红枫说。

近年来,北仑区聚焦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积极推进生态体制改革和数字化改革融合创新,投资1.4亿元打造宁波北仑生态环境数字大脑——生态环境数字化监测监控中心。该中心统筹环境质量、监管执法、应急指挥、企业服务、公众参与等9大类28项核心业务数据,真正实现了监控一体集成、业务一图处理、数据一屏显示。

“环保码”就是其中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利用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北仑在全省率先为企业建立环境健康电子账户,通过实时采集企业环境管理情况、环境守法行为和环境安全风险状况,运用智能化和区块链技术生成彩色二维码。

“通过不同码色,系统会自动生成研判结果并出具分析报告,辅助领导决策,并向监管部门输出分级监管清单,向企业输出问题清单,充分发挥各项数据集成提前超标预警、分析研判的作用,让‘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成为我们监管服务的常态。”张红枫表示。

自“环保码”上线以来,自动推送各类问题8800余条,均得到有效整改。今年以来,通过“环保码”有效推进预防式执法,北仑已对6起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轻微免罚”,14件行政处罚案件从轻减轻处罚,成为生态环境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微企业的有力举措。


公众参与“全方位”


“我们是宁波市第一家环境监测公众开放单位,2023年对开放内容和开放形式进行了升级改造,今天是改造后第一次向公众开放。”近日,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一批受邀前来的区政协委员、学生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焕然一新的监测站。

2017年12月,国家出台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指南,北仑区第一时间响应,累计投入上百亿元资金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开放,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邻避到邻利、从公开到研学教育的过程。目前,北仑区是宁波市内唯一具备四类设施应开尽开、重点临港产业全覆盖的区(市、县)。共有16家单位列入市级开放名单,占全市1/3,其中3家列入国家开放名单。

“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参与环保宣传也是我们打造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张红枫表示,北仑区以生态文明教育馆为核心科普旗舰,打造“1+X”公众参与体系,并探索开发“绿满港城”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全矩阵,串联起全区环保设施向公众单位、环保志愿者、两山环保基金会等互联互动,群众口碑和对城市环境质量满意度逐年提升。

截至目前,16家开放单位已经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团体10万余人次。今年初,北仑区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签署《关于打造全国宣传创新标杆区》的框架协议,明确打造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标杆区的目标,标志着北仑的公众参与体系向着更高标准冲刺。

下一步,北仑区将坚持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持续深化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建设,不断建强物联感知网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能力,为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区县奠定基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