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公安“随时随地办”服务品牌 |
|||
|
|||
严 挺 徐 超 今年8月,浙江省公安厅启动实施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百千万”工程,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建成100个县级以上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1000个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通办窗口、10000个村居延伸服务网点,织密办事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办事圈”。 作为全省唯一市级试点单位,宁波市公安局打造的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已运行近两年,各县(市、区)中心也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两级中心依托“公安大脑”,加速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升级,打响宁波公安“随时随地办”服务品牌。 宁波市民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办理证件 ●去警种化,只进一个门 前不久,市民谢师傅来到海曙区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申领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却发现身份证丢了,很是着急。工作人员告知谢师傅,在中心可以一并办理身份证和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15分钟后,谢师傅就领到了许可证。他竖起拇指一个劲儿点赞:“现在找公安办事太方便了。” 谢师傅的满意体验,正是宁波试点建设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的初衷。市民办理大多数与公安相关的业务,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办理,不仅实现“只跑一次”,还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星级服务。 按照“一个部门管审批”的原则,宁波市公安局将分散在各警种、各系统、各环节的公安政务服务单元进行系统性整合重构,将治安、出入境、交管等多警种审批工作人员和数据集中到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由中心统一为市民提供身份证申换领、户口迁移、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和港澳台通行证、签注办理等165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 据悉,宁波全市已有12个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投入使用。各中心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开展集成式无差别服务,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去窗口化,只跑一窗口 “一个窗口,不到20分钟,民警就为我办结了2项业务。”日前,市民刘女士来到镇海区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在一个窗口补办了身份证,还申领了护照。 “让老百姓在一个窗口就能办成事,不用来回在大厅各窗口排队等候,这是我们公安政务服务的又一次升级。”宁波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说,在网办中心和派出所扩容“通办窗口”,方便老百姓“只跑一个窗口”即可办成多项公安业务,缩减了市民等待的时间,更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宁波全市共设立了175个“一窗通办”网点,基层网点覆盖率全省领先,基本形成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新体系。 随着公安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市民办证越来越方便,但也让不少老年人“跟”得有点吃力。他们在办理过程中总是碰到各种难题:文字咨询即时性差、表达容易产生歧义,电话咨询往往说不清楚、易产生遗漏。 对此,宁波市公安局推出“云帮办”系统,通过视频对话,提供异地“面对面”答疑解惑服务,“手把手”指导业务办理,变“你交我办”为“我教你办”。 民警通过“一窗通拍”应用为市民拍摄证件照片 ●去中心化,服务不打烊 近日,宁波市民李先生在网上帮老父亲预约了上门办证服务。窗口民警接到指派单后,与李先生约好上门时间,到家帮忙拍摄身份证照,办好证件后还及时将身份证送到李先生父亲手中。 “到中心窗口办事人员越少越好”,是浙江公安评价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成效的主要指标。按照“减事项、减窗口、减人员,不降服务标准”的要求,宁波加快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瘦身提质”工作,不仅主动上门服务,还将服务网点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在村(社区)和警务室建立了1749个村居延伸服务点,覆盖80%以上的村(社区),织密办事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办事圈”。 布局线下服务点的同时,宁波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建设“公安大脑”的契机,打通公安、卫健、医保、社保数据链路,开发了“惠企便民服务在线智管平台”,上线“智能速办”应用模块,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打造出政务服务机器人“小智”。 前不久,市民刘一芳来到宁波市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在“小智”的语音提示下,短短40秒后,她就领到了新证件。 不仅在服务大厅,线上也是“小智”的主战场。目前它能熟练办理货车通行证、驾驶证补换领、户籍类证明等13个高频民生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五分之一。 过去,货车司机办理货车进城通行证,常常要跑服务大厅现场办理。如今,货车司机打开手机,在“小智”指导下,不到30秒就能完成办理。货车司机楼师傅笑着说:“‘小智’真是我们的贴心朋友,随时随地办,服务不打烊。” 宁波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介绍说,惠企便民服务在线智管平台可展示、可评估、可回溯,有效提升公安窗口服务的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聪明的“小智”已自动办结各类审批事项8万余件,群众回访满意度高达9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