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治建设
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提供最优解

2025-04-15 15:2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今 法 宋朵云 王琳熠

今 法   宋朵云   王琳熠

 

  2023年3月,杭州、宁波相继成立国际商事法庭。从钱塘江畔到东海之滨,两年来,两地法院坚持以平等保护筑法治根基、以“枫桥经验”创多元解纷、以全球视野破企业难题,用日益精进的司法软实力护航万千企业在国际商海中乘风破浪、稳健远航。截至目前,已审结各类涉外案件近2000起,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杭州国际商事法庭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作出判决


让中外企业同台公平竞技

 

  “我们选择到宁波法院起诉!”在一起涉港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香港某贸易公司依据协议有权选择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欧盟法院、宁波法院等法院起诉,庭审中,双方一致选择适用内地法律,且同意法院一并审理内地企业的反诉。这是宁波法院审理的首例域外商事主体适用“非对称管辖协议”且主动选择到该院起诉的案件,展现出该院高标准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的阶段性成果。

  一起美国公司与浙江企业的生猪合同纠纷案中,杭州国际商事法庭准确适用《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最终裁定支持境外仲裁结果。美方代表直言:“中国法院的司法态度给我们在中国投资提升了信心。”

  两年来,两地法院坚持把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贯穿于司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努力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营造各类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越是有国外当事人出庭的案件,我们越要慎重,时刻提醒自己代表的是国家司法形象。”杭州国际商事法庭副庭长谢银芝表示。两年来,千余起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在该院落锤定音,其中10件精品案例脱颖而出,入选最高法院仲裁司法审查典型案例、查明和适用域外法典型案例、浙江涉外商事典型案例等。

  宁波法院则陆续发布服务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等,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示法律风险、明确司法规则、表明法院态度。去年6月发布的中英文《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白皮书》和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典型案例中,一起申请承认和执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仲裁裁决的案件,在国际仲裁界、律师界引发强烈反响。

  复杂国际商事纠纷一一化解,典型案例示范效应持续放大,两地法院正以司法实践诠释“平等保护”的深层内涵,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用“枫桥经验”优化涉外解纷

 

  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多元力量、多种途径化解国际商事纠纷,是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两年来,两地法院以数智赋能破局、以机制创新解题,全力推动涉外纠纷化解从“解决得了”向“解决得好”“解决得早”转变,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跨境商事领域焕发新活力。

  一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因双方语言沟通不畅、交易习惯有别,矛盾化解面临巨大挑战。经宁波国际商事法庭联系,中立评估调解员靠前介入,征得双方同意后,围绕争议焦点展开询问,出具中立评估意见书预估诉讼走向,在多轮磋商后形成调解方案,并起草英文说明供外国公司参考。最终,在法院的指导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即时履行。

  2023年9月,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贸促会签署《关于进一步完善涉外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备忘录》,重点引入中立评估调解机制这一国际通行的“解纷利器”。

  “该机制通过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就案件可能的处理结果进行评估预测,实现法律评估、联合调解、速裁快审有机结合,助力争议理性解决。”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庭长马洪介绍,截至目前,该院依托机制助力35件纠纷圆满化解,累计金额超1.2亿元,获评全省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在杭州,数字技术正重塑涉外解纷生态。杭州法院谋划升级“数智国商”系统,与市贸促会持续打造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上线全省贯通的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平台,让中外当事人可自主选择调解、仲裁、诉讼解纷,并实现相互衔接,定分止争更高效。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国际商事案件500多件,涉及36个国家和地区,个案调解最短用时仅1天。


 

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引入中立评估调解员开展案件法律评估


为企业出海筑牢法治护盾

 

  聚焦企业出海法治需求,两地法院精准把脉企业痛点、靶向施策破解难题,持续优化涉外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勇闯海外。

  域外法查明是涉外商事审判关键一环,也是企业海外避险必备。针对传统查明手段渠道窄、周期长、成本高问题,宁波法院基于多年域外法查明经验,推出“域外高发法律风险查询提示集成”应用,一体集成差异化查明、风险预警、政策研究等功能,将查明用时从70天缩短至35天,并入驻宁波企服通商法通、中基惠通等平台,为平台内3.5万家企业送上“法治锦囊”。

  “比起普通国内案件,涉外商事审判所涉内容更广泛,涉及域外法的查明和适用,以及证据材料翻译与法律关系模型,要求法官不断学习前沿问题,不断丰富知识储备。”谢银芝坦言。为此,杭州法院法官们走出法庭、走进企业,以跨境电商纠纷为视角撰写调研报告,还向有关部门发出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提出鼓励扶持跨境电商企业独立自主“品牌出海”,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及设立专项维权救助基金等具体建议,努力为跨境电商企业维权“撑腰”。

  2024年7月以来,宁波法院还推出“国商看世界”涉外法律巡回沙龙活动,邀请法官、律师、专家学者、有涉外投资需求的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以涉外贸易投资法律实务为切入点,围绕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展开深入探讨,为企业破解出海难题出谋划策。

  在助力对外开放向前一步的征程上,两地法院将继续推进涉外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以高质量的涉外司法支撑和服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