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八期
安吉县:绘出高质量景美民富新图景

2025-04-30 16:4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吴静

吴 静


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近年来,全县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追击”的殷殷嘱托,聚焦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感恩奋进、乘胜前进。


安吉灵峰智慧谷


双轮驱动

下好产业深度转型“先手棋”


浙江暨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吉基地今年1月投产,眼下刚完成卸妆膏产品订单,马上就进入眼霜产品订单周期。得益于该基地产能扩增,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三成以上,直营店、加盟商增加2000余家。

生命健康产业是安吉“十四五”期间首位发展的新兴产业。暨北生物科技所在的安吉经济开发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占地3000余亩,2022年底以来通过边建设、边招引,已有51个项目落地,全部达产后产值超220亿元。

发展新产业新经济,是安吉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选择,也是破解一业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安吉坚持以壮大新产业支撑新型工业化、以发展新经济引领现代服务业,把发力新领域新赛道作为产业深度转型的“先手棋”,打出了全员招商、全域承载、全量汇聚组合拳,推动形成以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基于数字经济的新经济总部经济为主要业态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集聚成链,发展势头良好。

在安吉,新经济也实现了从“无中生有”到“新中求优”的转变。该县迭代“平台+基金”新打法,创新QFLP、基金投资等新经济招引模式,设立总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基金矩阵,为项目落地打通“快车道”。三年来,安吉累计落地新经济项目68个,11家企业上市,营收突破200亿元,拉动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7%。

传统产业是安吉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础。为支持传统产业拓市,安吉出台助企拓市、降本增效16条,支持企业开设国内首店,加大跨境电商培育力度,设立海外营销中心,常态化举办中东(迪拜)椅业博览会,推进贸易主体、方式、市场多元化转型,让欧盟、东盟逐步成为安吉前两大出口市场。


片区组团

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


4月28日,安吉寰宇低空飞行综合体启动运营,将为黄浦江源片区的3个乡镇每年引流3万人次。截至目前,该片区累计招引云上·龙王山等20个项目,承办了全国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射箭总决赛、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等18场高规格的体育赛事。

片区组团发展是安吉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的创新之举。在不突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安吉以地理区域相邻、资源禀赋相近、产业特色相似、文化传统相融为原则,按照“平台+乡镇+国企”的组织架构,先后推动大余村、黄浦江源、临港绿水经济带等片区组团发展。

这些片区实行规划、建设、布局、保障、督考等“五统一”,配套建立片区组团发展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由县领导牵头,定期研究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关系,提出解决方案。“在联席会议协调下,涉及的乡镇组建专班统一征迁、统一建设,避免了标准不一、多头对接、反复沟通。”黄浦江源片区项目专员康凤英说。

片区组团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了资源整合、力量聚合,让乡镇目标一致地抱团发展。临港绿水经济带片区整合提升两个乡镇、一功能区内的老牌工业园,谋划发展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百亿产业集群,聚力打造西苕溪畔万亩千亿工业大平台。目前,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余村所在的天荒坪镇携手安吉南部的上墅乡和山川乡,组团成立大余村片区,发展空间扩容50倍。通过配套游客中心、云上天路、云上索道等基础设施,3个乡镇24个村共享余村“顶级IP”和云上草原“顶流效应”。

在推进乡镇片区组团发展的同时,安吉把“招引十万青年大学生”作为第一战略目标,着力在好风景里布局好经济、搭建大舞台、创设新工位。近年来,推出了数字游民公社、“全球合伙人”计划、“大自然工位”等针对年轻人的引才模式,为入乡发展的青年提供舞台。三年累计引进青年人才5.1万人,先后落地青创项目617个,正逐步构建形成以青年入乡为主要特点的城乡融合新形态。

近年来,安吉在全国首创青创学院模式,在全国首发“小红村”点亮计划,还打造了“安吉联大”全国大学生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项目,让更多高校学子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集成改革

拓宽生态价值转化“新通道”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条路上,安吉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聚焦山、水、林、田、湖、矿等要素,持续推进集成式改革,推动生态“高颜值”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去年3月28日,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首单签约落地,开启了安吉“点水成金”的转化路径。全县共完成水生态产品经营权交易10单,交易额达3.5亿元。

首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林地空间治理、“以竹代塑”等改革,持续完善黄浦江源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管理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地”等改革,加快推动竹降解袋、六小件等产品全域替代……一项项改革举措,守护了生态,也实现了绿水青山入市变现。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下,优质生态资源开发要和乡村发展深度捆绑。为此,安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广资源、资产入股,老百姓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两入股三收益”共富机制,盘活沉睡资源,促进共同富裕。

山川乡大里村的瀑布咖啡(巴厘岛版)是安吉地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之一。项目依托大里五级瀑布这一地质文化服务产品,打造了瀑布咖啡网红打卡点。据大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应忠东介绍,瀑布配咖啡,从2023年火到了今年,日均游客过千,去年实现营收千万元,村集体分红50多万元。

这样的项目,在安吉已经落地了45个,2024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1亿元。村民们感慨:这样的“联结”,联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村里人心更齐、信心更足,发展的劲头也更强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