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19年第六期
共享优质教育的蓝天

2019-04-08 16:3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邵焕荣

邵焕荣


  仲春时节,衢州市江山贺村镇礼贤村的幼儿园里童声鼎沸,一群群可爱的孩子跟着老师唱歌、画画、玩游戏,充满朝气。

  以前,礼贤村没有幼儿园,有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需要走2.5公里路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为更好解决当地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2015年,由礼贤村委出资、公办园江山市江滨幼儿园托管,建立起了“村建公管”模式幼儿园。如今,礼贤村幼儿园以其优质的教育、优美的环境、优惠的学费,吸引了越来越多周边村的孩子来此就读。

  深入实施“八八战略”16年以来,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共享优质教育的蓝天,浙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从群众感受最不满意的领域改起,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浙江人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杭州市滨江第一小学独轮车社团活动

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不能就学或辍学。”2002年,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在2018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车俊特别强调“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要求“确保在浙江不发生一起因贫失学、因学返贫现象”。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浙江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明显实效。目前,浙江已经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全面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2013年至201810月底,全省累计为4.48万人次在园幼儿提供保育费资助0.72亿元,为约3000万人次义务教育中小学生提供“两免一补”、营养餐等资助180亿元,为46.82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普高学生免除学费和代收费、发放国家助学金9.04亿元,为341.19万人次中职学生免除学费、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国家助学金94.56亿元,为120.88万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发放资助经费55.79亿元,同时在新生入学报到时畅通“绿色通道”,累计有6.59万名大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随着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资助力度的加大,全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得到了充足的保障,资助工作的重心逐渐由“经济帮扶”转向“资助育人”,由“保障性资助”转向“发展性资助”。

  浙江师范大学通过“初阳助航、启明领航、新月起航、砺学远航、励行共航”五航行动项目,促进发展性资助工作;中国计量大学实施“天健育人行动计划”,针对学员个体发展需求精准施策、个性化指导,通过开展讲坛课程、实践锻炼、师友计划、实践公益活动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一大批具有浙江特色的资助文化优秀品牌项目逐渐形成。

 

家门口也能够“上好学”

 

  回应人民群众家门口也能够“上好学”的需求,浙江强化补短提升意识,重点实施“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工程”“高中段普职协调特色发展工程”“高水平大学培育引进工程”等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教育篇的七项工程,切实解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据统计,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8645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7005所。今年,全省还将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200所,并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向优质普惠方向发展。此外,“浙江省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也已纳入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计划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学硬件条件,整体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等级水平。

  让每一个孩子都全面发展,浙江2014年率先在全国试点新高考以来,同步推进高中段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天台中学专门推出了“学、做、研”合一的教学模式,由校企合作开发机械、电子、化学等通识性与研究型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实地学习。

  让浙江百姓在家门口上一所高水平大学。近年来,浙江坚持“存量提升,增量发展”,补上高等教育短板。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去年10月,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也在杭州正式揭牌成立;截至目前,我省高校共有54个学科进入ESI1%排名……浙江高等教育“弯道超车”不断提速。


 

舟山市聋哑(启智)学校

全力办好教育“大实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认真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关键小事”和“烦心难事”。

  去年7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选聘杭州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市民监督员的公告》,13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监督员拿到了为期一年的聘书。这是浙江教育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既加重了中小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也增加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为此,浙江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相关单位于去年联合开展了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就查清培训机构重大安全隐患情况,查清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的不良行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度排查。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每年办好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多年来,浙江教育始终坚持抓实做细民生实事,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温州市龙湾区连续3年把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改造升级列为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推进“学生餐饮放心工程”;杭州今年将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在全市732个小学(校区)周边开展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环境、社会治安等优化提升专项整治;绍兴市柯桥区将实施“中小学空调安装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区70多所公办中小学的教室及专用室内安装空调(含配电房扩容,线路改造)3600余台,改善中小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条件……一个个与教育相关的细致举措,让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