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以深化共富警务建设服务保障共富先行示范

2025-06-15 09:5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黎伟挺

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黎伟挺

    

  浙江省公安厅党委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光荣使命,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助力公安部出台支持服务保障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若干举措,持续深化共富警务建设,在更高平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提升公安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贡献度。

 

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一件事”理念打造引才引智引资最优环境

 

  全省公安机关积极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打造引才引智引资的最优创业创新环境。

  建立“随时随地办”服务体系。深入推进“11087·安企共富”为企服务工作,在全国首创“拍照一件事”“车检一件事”改革,推动实现公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照通拍”“一站助企”,建成110个公安网办中心、1288个基层所(队)通办窗口和1.34万个村居延伸服务网点,打造便民服务15分钟随时随地办事圈。

  深化涉企“行政检查一件事”集成改革。厘清涉企行政检查职权,按照同一警种检查事项合并、不同警种检查事项合成等原则,将535项检查事项归并为144项,按场景建立涉企行政检查标准体系,推行“上一次门,查多项事”,公安涉企上门检查次数同比减少30%,涉企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3.5%。

  深入推进“浙里移民”服务集成改革。建成38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站点),在全国率先试点境外人员身份核验,研发涉外事项“一站通办”应用,推动涉外事项集约快办、涉外服务就近享受,助力引进海外人才。截至目前,浙江入选国家计划人选数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聚焦防范经济领域风险,以协同共治推动前端治理

 

  全省公安机关统筹运用“防未病”之策、“治已病”之法,主动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有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推动经济风险协同共治。对存在风险的经济案件进行复盘回溯,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推送对策建议,有力推动风险前置防范、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组建“助企廉政警官”队伍,向企业推送“防范建议书”,开展高管、骨干入企培训,助力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堵塞风险漏洞。

  立体构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易受侵害企业和商业秘密刑事保护重点企业名录,组建“浙江知产警官”队伍,联合7所知名高校专家团队入驻线上平台,形成“一企一策”“一类一策”的保护矩阵,入选2024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依法打击治理招投标领域犯罪。联合多部门共建浙江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配套建立招投标领域违法犯罪“行刑纪”协同治理机制,重拳打击串通投标犯罪,有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专项治理以来,省公安厅集中收网案件56起,打掉犯罪团伙62个。

 

聚焦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以权益保护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省公安机关持续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最优营商环境,努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打造“安企共富”集成应用。建设“智慧经侦”平台,围绕企业、案件、人员、资金四大维度,丰富应用场景,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积极开展企业信用修复,推进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目前已有600余家企业实现信用修复。

  精准扶持浙企安全出海。成立“海外公共安全之江研究中心”新型智库,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和高质量决策建议,为企业出海提供智力服务。探索推出12367服务平台企业出海专题服务模块建设,会同省外事应急处置保障中心建立海外企业和人员突发案(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精准扶持浙企安全出海、出海安全。

  持续规范涉企执法。制定高质效办理涉企违法犯罪案件工作指引,推动跨省办案协作网上规范流转办理、流程可追溯可监督。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明确公安行政执法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67项、不予行政强制事项9项。

 

聚焦服务产业发展,以专业优势主动担当作为

 

  全省公安机关坚持规范监管和服务创新并重,主动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环境。

  助推绿色经济发展。依托生态警务建设,联动相关部门健全生态保护行刑衔接机制,建成生态联勤共治工作站215个,严厉打击治理生态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探索一批“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新模式,有力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出台《支持服务保障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若干措施》,推广“远洋警务”“智治海安”和海港口岸“地检融合”警务模式,加强远洋渔业治理和海上反走私反偷渡工作,优化港航口岸通关政策服务供给,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护航低空经济发展。持续开展低空经济“安全底座”研究,推进省级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开发物流监管、应急救援等6类应用场景,推动构建全国首个低空安全地方标准体系。

  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深化“浙里网安”集成改革,健全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监管措施,落实网络安全分级分层监管工作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助推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障赛会经济发展。构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管综合体系,建立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完善部门便捷高效联批联审机制,有力保障体育赛事、演唱会等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今年一季度,全省成功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1002场次。

 

聚焦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全省公安机关要强化平安建设主力军作用,以共治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推动大平安风险闭环管控体系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安全之基。

  以共治警务筑牢平安底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落地警医共治、护校安园、“民声一键办”、未成年专门学校等52个共治警务重点项目,全省1344个乡镇(街道)建成应用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实现90%以上非警务事项即时处结。今年一季度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4.17%,命案立案同比下降7.69%。

  以协同治理保障公共安全。在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成立公安机关安全生产委员会,运用“实体化+数字化”方式,主动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体系建设,结合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深化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全面加强铁路、民航、地铁和旅游景区、网红打卡点安防设施建设,定期开展安全态势评估,持续提升智能研判和精准治理能力,为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贡献公安力量。

  以“人工智能+”赋能平安质效。持续深化“公安大脑”建设,迭代“浙警智治”主平台,建立省域大数据赋能实战体系,实施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方案,丰富“浙警大模型”智能应用场景。建成应用全省指挥“一张图”,嵌入19类案事件处置预案,联动智慧巡控,实现快速合成、高效处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